首页 > 景点攻略 > 知识 >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南极旅游,南极和北极旅行有哪些好玩之处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南极旅游,南极和北极旅行有哪些好玩之处

来源:整理 时间:2024-12-10 13:20:18 编辑:国内旅游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南极和北极旅行有哪些好玩之处

冬天去北极圈体验极夜,北欧风情,当然看极光要运气的,北美的可以在加拿大阿拉斯加看北极熊爱斯基摩人和狗拉雪橇。夏天去南极圈看企鹅和冰架,现在冰架退缩很快,再过几年估计就都没了。冰架裂开飘在海上就是超级冰山,上面很平,可以落直升机。求采纳

南极和北极旅行有哪些好玩之处

2,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去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是上帝抛洒在人间的项链,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沙滩,蓝天白云,一切都美轮美奂,简直是人间天堂,也是度假的胜地
很多的哈,那段时间马尔代夫的气候也不错。另外中国人喜欢扎堆去一些著名景点、海岛,如果要去海岛的,塞舌尔、塞班岛等等都可以选择的,不要只看着马尔代夫、普吉岛、巴厘岛等等。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去马尔代夫

3,为什么南极旅游一般选择11月12月1月和2月

因为那时候阳光射在北回归线与赤道左右,南极那里气温比较暖和(南极在寒带,没有春夏秋冬之分)
南极的12月份是多少度
11月到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是南半球的暖季
有极昼现象
主要是因为南极在南半球这个时候是夏天,相对比较暖和。
因为南半球的11-12月是夏季,这个时间是一年中温度最高,气候最好的时候,有利于开展科考。

为什么南极旅游一般选择11月12月1月和2月

4,南极半岛为什么成为南极旅游的首选

位于西南极洲,是南极大陆最大、向北伸入海洋最远(南纬63°)的大半岛,东西濒临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近海有宽广的大陆架,东侧有菲尔希纳陆缘冰。北隔970公里的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相望,南接崎岖的山地和冰雪高原。南极半岛属于新生代褶皱带,基岩起伏不平,海拔5140米的文森山是南极洲的最高峰。海岸曲折,近海岛屿很多。通过海底山脉可将南极半岛—南奥克尼群岛—南桑德韦奇群岛—南乔治亚岛—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连成—蟠龙式的连续相接的山系。半岛及附近岛屿蕴藏着丰富的锰、铜、镍、金、银、铬等矿产。南极半岛是南极大陆最温暖、降水最多的地方,年雨量可达500~600毫米,局部地方有时能达到900毫米,有“海洋性南极”之称。西海岸有较多的“绿洲”,生长着少量高等植物及苔藓、地衣和藻类,动物和鸟类也较多,故南极半岛有“南极绿岛”之称。
近啊,而且适合

5,南极探险的意义

从古到今,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勇敢的探险家,他们上天入地,走南闯北,打开了自然界一扇扇紧闭的门窗让我们知道了世界上的许多秘密。 有人说“探险”就是没有意义的冒险,它消耗了许多时间,浪费了许多钱财;搞不好还可能有生命的危险,这就更不值得了。而有的人说“探险”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活动,富有刺激性,她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能证明生命的价值。在我所学过的课文中,有许多都是因为去“探险”而死的。但也有的是在险境待过许多年才熬过来的,就拿鲁宾逊漂流记来说吧!鲁宾逊也不是在无人的荒岛上熬了28年吗?他为什么就会那么乐观?像美国的的“挑战者”号,在1986年1月28日,在第十次发射升空后,突然爆炸。但他们也为国家奉献出了生命。 在痛苦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但它需要人们奋斗和牺牲,前赴后继才会的胜利。 “探险”,需要有强烈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献身精神。“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挑战,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其间也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
现在南极不允许旅游,而且这是国际共有土地资源,不单独属于任何国家,没有国家能给您办签证,除非你是科考队员,可以去进行科学考察,所以要旅游的话您还要等等! 当然如果你一定要去探险的话,那你只能自己筹集经费,自己开船去,要带上足够的食物,衣物,还要有好的身体素质,要有野外生存能力,还需准备通讯设备,最重要的是要有money。但此计划万分危险,一个人的话还是晚上做梦的时候去逛逛吧。当然不排除以后旅行社会推出旅游线路,很期待啊。 建议去东欧、俄罗斯一代,虽然没有可人的企鹅,但是也有憨厚的北极熊和诸多寒生动物,值得一游

6,人们为什么要进行南极考察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南极是位于地球一偶的孤僻独立的白色大陆,与我们生活的绿色世界隔着千山万水,似乎没有必要开展全球合作式的大规模科学考察活动。其实不然,人类经过20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随着对南极考察的深入,越来越认识到南极洲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极地迷恋,想揭开南极和北极之迷的目的有许多,其中包括个人的,科学上、经济上、军事上和政治上的等等。为了进行地球、生物、物理和海洋科学方面的考察,南极吸引着许多探险家、科学家和各国政府。  早期,一些探险家、科学家是在各国政府、团体、个人的资助下从事南极探险活动的。而现代的南极考察则主要由各国政府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进行,中国也不例外。我国进行南极考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地球是一个整体,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环境的一部分,南极洲的存在和演变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地质科学家研究南极洲及古冈纳大陆的演变对于认识中国的地壳演化、动植物的形成和分布以及成矿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气候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气候学家研究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更是不能不考虑南极;南极洲生态系统比较独立而且基本上保持其原生状态,为研究生物学家生物环境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条件;南极洲作为受人类干扰最少的大陆,它不仅提供了全球环境演变的历史背景信息,并且还是研究目前全球环境变化最有价值的“参照区”;由于南极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其成为研究空间物理和宇宙学的良好场所;保留在冰雪中的陨石是南极奉献给人类的一份厚礼,对南极陨石的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探索星空的奥秘,也许还能揭开宇宙间生物起源的奥秘;南极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一直对人类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也许若干年后,南极洲将作为人类最后的矿藏基地被开发利用。当然,神秘的南极对科学家的吸引力还有很多很多,随着南极科学考察的深入,还将有更多的重大课题等待人们的发现。
一说到地球的两极,人们首先联想到的词汇就是遥远、寒冷、荒凉、危险。其实,南极和北极蕴含丰富的资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使其具有很大的科考价值。从人类第一次到达南北极极点到现在已经有近100年的时间了,那么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南北两极的研究和开发到了什么程度,人类活动对极地的环境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一、石油、天然气、淡水资源丰富 有科学家称,当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油气资源趋于枯竭的时候,北极将成为人类最后一个能源基地。勘探显示,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煤和金属矿产等资源极为丰富,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有1000亿―2000亿桶,天然气在50―80万亿立方米。此外,北极还有世界最大的铜―镍―钚复合矿基地以及金刚石、黄金、银等矿藏。 曾5次参加南极考察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教授颜其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南极的资源储藏应该比北极还要丰富。南极的海洋生物磷虾极为丰富,蕴藏量约4亿―6亿吨,被称为人类摄取蛋白质的仓库。南极孕育了丰富的低温微生物资源。这些微生物具有独特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生理生化特性,它们在基础研究和生物工程应用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价值。南极还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72%。 除了资源丰富,极地地区还具有很大的科研价值。研究极地地区近年来的变化,有助于找到近年来频发的海啸、飓风等极端自然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和解决办法。此外,极地地区无污染的水源、空气等,能够提供中低纬度地区不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有助于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奥秘和进行宇宙观测。 北极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直接影响到全球的气候与环境变化。例如北极极涡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北部冬季的天气。科学家已证实了北极浮冰面积和厚度的变化对全球的影响。如果某一年异常变化10%左右,由它带来的海表面和大气热量的交换,差不多是全球热量的30%。这样的变化对我国雨季的分布有极大影响。 二、发现恶劣环境下的新生命 目前,世界上有约20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根据其功能大体可分为:常年科学考察站、夏季科学考察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类。大多数国家的南极站都建在南极大陆沿岸和海岛的夏季露岩区,只有美国、俄罗斯(前苏联)和日本在南极内陆冰原上建立了常年科学考察站。国际南极考察的主要课题包括冰川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气象学、低层和高层大气科学、大地测绘、人体生理和医学以及海洋科学等。 新奥尔松科学管理委员会是北极研究中唯一一个国际研究站。目前已有挪威、德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中国等国家在新奥尔松地区建立了北极考察站。 中国极地中心专家表示,在对两极的科考过程中,除对领土权、矿藏分界有争议以外,在其他方面各国普遍采取了合作的态度。 英国和美国的微生物学家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发现了大量的藻青菌等细菌群落,证明生命可以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存在。而极地是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地方,该研究又为科学家探索火星生命增添了信心。英国科学家日前还在南极厚厚冰盖的极深处发现了被冰封数百万年之久的湖泊,这使得一些独特的物种在其中不断繁衍进化。 对两极资源的开发有增无减。环北极8国对北极资源的开发具有便利条件。美国的第一、第二大油田均位于北极圈内。这两个油田所生产的原油约占美国石油总产量的26%。俄罗斯北极油田的产量占其石油总产量的60%以上。部分环北极国家还在北极开展了水电项目。 2005年,美国同意开放位于阿拉斯加州的北极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允许石油公司进入该保护区钻探石油。 南极暂时没有领土归属问题,对其资源的开发仅停留在海洋生物上。1991年,第17次南极条约国协商会议决定,50年内禁止对南极的矿产资源进行开采。 三、北极的开发 为探油土壤遭破坏 随着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北极资源开发的负面效果日益显现。石油勘探成为破坏北极环境的祸首。为便于探油,人们竟把土地表层的隔热植物翻起,露出了下面的永久冻土。当阳光把永久冻土融化后,地面便形成了沟渠,使土壤受到侵蚀。 北极和亚北极地区,有一个辽阔的苔原带和泰加林带,土壤中埋藏着无数动植物的尸体,如果全球温度上升,尸体就会腐烂,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源源不断地释放到大气里,加速温室效应。 英国《自然》杂志指出,生活在南极的鲸鱼、海豹和企鹅可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饥荒。专家们解释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冰山消融导致了冰层下生长的众多藻类植物消失,进而危及了磷虾等动物的食物来源,再加上人类的捕获,使得鲸鱼、海豹等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磷虾的数量减少了80%。
文章TAG:中国中国人人为为什么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南极旅游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景点攻略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