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线交通 > 问答 > 中国哪里旅游有不腐干尸,新疆吐鲁番为何会有世界上稀有的干尸

中国哪里旅游有不腐干尸,新疆吐鲁番为何会有世界上稀有的干尸

来源:整理 时间:2024-11-07 13:42:36 编辑:国内旅游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新疆吐鲁番为何会有世界上稀有的干尸

说到古代的身体,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世界闻名的埃及木乃伊,它是经过人工防腐后形成的,但新疆的干尸仍然不一样。在考古学上,古代的身体可以分为干尸、冻尸、蜡尸、湿尸和晒黑的身体,而新疆出土的古代身体是在特殊条件下自然形成的,未经人工处理。新疆吐鲁番地区,周围群山环绕的盆地光线强烈,属于高温环境。一年内,新疆1/3的时间温度超过35℃,最高50℃。此外,该地区降水极少,成为自然干燥箱,是形成干尸的有利条件。这里出土的木乃伊大多保存完好,部分眼睫毛和黑白眼睛清晰可见。阿斯塔纳古墓群,距吐鲁番约40公里,戈壁沙丘周围10公里处,有500多座古墓葬,密密麻麻地堆积在一起。这些墓葬中的大部分身体并没有腐烂,变成了非常罕见的干燥身体。20世纪初,中国局势不稳定,许多外国盗墓者纷纷将宝藏作为目标,这些墓穴被偷走和挖掘得非常严重。阿斯塔纳古墓中最著名的身体是唐代高昌王国最高军事统帅张雄的身体。根据出土的墓志铭,张雄,原河南南阳人,因躲避战乱来到西部小国高长国,因英勇好战而成为高长国的著名将领。然而,他在50岁时死于疾病。1973年,当考古学家挖掘他的坟墓时,他的头被砍掉了,无论是敌人的复仇,还是盗墓者夺取他脖子上的宝藏,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团。据报道,张雄将军出土时身高约170厘米,身材魁梧,肌肉发达,保存完好,只是被砍掉了头。经过考古学家对身体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张雄的死因。他的阴囊里有一段肠子,用现代医学术语称为间接腹股沟疝,通常称为疝。在今天的医疗条件下,这只是一种常见病,小手术是可以解决的。然而,在唐代,这种疾病足以致死,而穷人则因轻微疾病而死。

新疆吐鲁番为何会有世界上稀有的干尸

2,千年不腐的马王堆古尸是

1972年,在中国湖南马王堆古墓中出土了一具女尸。让人震惊的是,尽管历经2000年,这具女尸仍外形完整,面色鲜活,发色如真。在专家解剖后发现,其内脏器官完整无损,血管结构清楚,骨质组织完好,甚至腹内一些食物仍存。人们不禁要问题:为什么这具古尸能历经千年不腐呢?根据考古学家的科学论断,一般古墓中的尸体有两种结果:一是腐烂。因为在有空气、水分和细菌的环境里,大量的有机物质会很快腐烂,尸体也毫不例外;二是形成干尸。这需要极为特殊的气候条件,这种环境中,细菌微生物难以生存,尸体也会迅速脱水,成为“干尸”。但马王堆的女尸为何是“湿尸”而不腐烂呢?考古学家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第一,尸体的防腐处理完善。经化学鉴定,它的棺液沉淀物中含有大量的乙醇、硫化汞和酸酸等物。这证明女尸是经过了汞处理和其他浸泡处理的,硫化汞对于尸体防腐的作用很大。第二,墓室深。整个墓室建筑在地底16米以下的地方,既不透气也不透水,更不透光。这就使得地表物理和化学反应的对其无法影响。第三,封闭严。墓室的周壁均用可塑性大、黏性强、密封性好的白膏泥筑成。泥层厚约1米左右。墓室筑成后,墓坑再用五花土夯实。这样,地面的大气就与整个墓室完全隔绝了,并能保持18℃左右的相对恒温,光和水都不能进入墓室。第四,隔绝了空气。由于密封好,墓室中已接近了真空。同时,在这种条件下,存放在椁室中的丝麻织物、漆器、木俑、竹简等有机物和陪葬的大量的植物等,产生了可燃且能杀菌的沼气,加大了墓室内的压强,阻碍了细菌生存。第五,棺椁中存有具有防腐和保存尸体作用的棺液。据查,椁外的液体约深40厘米,它们是由白膏泥、木炭、木料中的少量水分和水蒸气凝聚而成的;棺内的液体约深20厘米,它们是女尸身体内的液体化成的“尸解水”。随着千年古尸的重见天日,人们不禁惊叹于造化的神奇,更感叹于古人的智慧。人们也不由地猜测不腐女尸背后的故事:她是什么身份?让她不腐的人又是出于什么目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千年不腐的马王堆古尸是

3,河北出现肉身菩萨千年不腐专家用X光检测后如何了

在我国考古历史上,有很多被发现的湿尸、干尸等。因保存得当,所以有的尸体能够留下完整的躯体。但在河北邯郸定慧寺,却有一具千年干尸。这是一位高僧,圆寂后尸体没有被埋葬,而是被弟子保存下来,一直供奉于寺庙中,历经千年却仍栩栩如生,令人惊叹!这位受到寺庙千年敬仰的得道高僧并不是我国人,他就是来自印度的慈贤法师。我们都知道,佛教文化起源于印度,佛祖为释迦摩尼。在我国宗教发展史上,佛教是国人信奉最多的宗教。而佛教在我国高速发展的时期,正是五代时期。当时,慈贤法师从印度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为我国佛教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慈贤法师的一生中,共翻译了12部佛经,道行很高,门下弟子无数,均深得其法。慈贤法师圆寂后,将尸身留给了徒弟,徒弟们将他的尸身用香泥大漆进行涂抹,并反复塑金身,一直供奉于邯郸定慧寺中。其实,一般得道高僧在圆寂后,往往会被火化成舍利子,作为佛家之宝留给后代子弟,而像慈贤法师这样的“肉身菩萨”却与一般的碎身舍利不同,它是全身舍利。根据佛教的解释,这些高僧一生修持严谨,内心清净、无染,高尚的内心,对身体机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使其肉身不烂的主要原因。一千多年过去了,慈贤法师的“肉身菩萨”依然栩栩如生,人们在惊叹之余也充满了好奇,甚至有人怀疑其真假。国家考古专家对此也很感兴趣,想要进一步进行考察,在征得定慧寺全体人员的同意后,对慈贤法师的尸身进行了X光线检测,这一检测可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扫描结果显示,尽管慈贤法师去世已经有一千多年,但慈贤法师的骨骼关节,全身上下的器官都和正常人无异,就连大脑的组织都保存完整。如果不看外表,几乎都可以当作是慈贤法师还有生命特征,正坐在那边安详的诵经念佛,接受仪器的检测,实在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对此,有专家认为,这种制作原理很像木乃伊,说白了就是脱水,高僧在离世前一个月内不吃东西,每天只喝一点水,服用一点朱砂,直到滴水不进,逐渐死去。不过,这种死法也太痛苦了,不知到底是真是假。

河北出现肉身菩萨千年不腐专家用X光检测后如何了

4,03年新疆小河墓地挖出小河公主4000年不腐神秘微笑让人难忘

新疆罗布泊不起眼的沙河旁边,惊现1000口古棺。 其中包括 一位4000年不腐的小河公主 ,她睫毛如扇,美得动人心魄,嘴角微笑迷倒在场所有人。 这1000口古棺究竟从何而来? 小河公主又为何历经4000年依然不腐呢? 最早在罗布泊发现这一千口棺材的人,是一位名为 奥尔德克 的老人,他自小生长在沙漠中,是一位罗布猎人。 这位罗布猎人似乎存在一种在沙漠中寻找古墓遗迹的天赋,当年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发现震惊世界的 楼兰古国遗址 时,他的向导就是奥尔德克。 而就在发现了楼兰古国遗址后,1910到1911年间,奥尔德克再次在罗布泊有了惊人的发现。 他沿着孔雀河的一条支流行走,结果 在满地的风沙间,看到了一千口棺材,密密麻麻的分布在河岸边的小山上。 那荒凉神秘又恐怖的一幕深深震撼了奥尔德克,他不敢在这里待太久,连忙按照原路返回,之后经常在夜间梦到那个场景。 奥尔德克迫切地想要将自己的发现告诉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然而在发现了楼兰古国后,斯文·赫定却一直没有再来。 谁也不知道他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当地的老人都认为奥尔德克看到的地方被伊比利斯守护着,任何随意靠近的人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所谓的 “伊比利斯” ,指的就是“魔鬼”,当地人不敢随意再去,但奥尔德克就像是被魇住了,始终忘不了那上千口古棺,盼望着考古学家的再次到来。 直到33年后,奥尔德克已经是个72岁的老人了, 他没有等来斯文·赫定,但等来了一位名叫 沃尔克·贝格曼 的瑞典考古学家。 像贝格曼这样的考古学家都十分羡慕斯文·赫定这样的人,他们靠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发现得以收获了不朽的功名,后世人将永远铭记他们。 因此当贝格曼听到奥尔德克的发现后,立刻兴奋起来,丝毫不怀疑奥尔德克的话,立刻组织了一支小队,跟着奥尔德克沿着孔雀河走进了罗布泊中。 不过事情并没有贝格曼预想的那样一帆风顺,毕竟时间太过久远,奥尔德克第一次引路没有成功。 他们一行人在荒漠中艰难前行,足足走了半个月的时间,什么都没发现不说,大家还一度迷失了方向。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迷茫,开始考虑放弃时,贝格曼突然看到奥尔德克停住脚步,目光死死盯住一个沙丘,许久之后,他大叫一声: “就在那里!” 那个沙丘非常突兀地矗立在那里,等到所有人重新振奋起来,朝着奥尔德克指出来的方向狂奔过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根根的木桩,接着就是密密麻麻的船型棺椁。 黄沙遍地间,密集的枯木桩和古棺让所有看到他们的人都感到后背发凉。 贝格曼他们没有清点究竟有多少口古棺,不过他们从里面挑选了12口棺椁进行开棺。 伴随着棺椁上牛皮断裂的沉闷声,所有人都好奇探头看向贝格曼正在打开的那口船型棺椁,但紧接着他们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惊之中。 因为在开启的棺椁中, 他们看到的竟是一个微笑,一个凝固而永恒,又极具感染力的微笑,就挂在棺中女尸年轻漂亮的脸蛋上。 不知她已经在这里安眠了多久,不仅面上的笑容保存了下来,就连浓密如扇的眼睫毛都清晰可见。 由于这上千口古棺靠近河岸,贝格曼就将其取名为 “小河墓地” ,那位不腐的女尸则被称为 “小河公主” 。 1938年,贝格曼的考察小队在这里一共发掘了12座墓葬, 收获了200多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并将其统统带回了瑞典的博物馆中,如今仍在面向世人展出。 而最令贝格曼难以忘怀的,还要数那个不腐女尸面上庄严又神秘的微笑,他还将这个微笑写入了自己的书中,令后人都心生向往。 但这神秘的微笑惊世一现后,再次隐藏在了罗布泊荒漠的一角,再没人有缘一见,直到70年后。 罗布泊一直都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除了本身充满挑战性的恶劣环境,先是消失一千多年之久的楼兰古国再现人世,后来又有彭加木留下向东寻找水源字条后神秘失踪,总是无时无刻都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受神秘微笑吸引,2000年12月,新疆考古研究所原所长 王炳华 ,组织了一支10人考察小队,带着水、食物和帐篷,在5峰骆驼的帮助下,深入罗布泊,寻找当年贝格曼和奥尔德克找到的小河墓地。 王炳华他们还带上了贝格曼绘制的地图,同时用着当年最先进的卫星定位仪,身边有熟悉当地环境的向导,比当年贝格曼小队的条件好上太多,但饶是如此,这次寻找依然十分艰难。 其实,王炳华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寻找小河墓地了。早在1979年,王炳华就进行过一次尝试,但是却无功而返。王炳华深深地希望这次尝试不要再重蹈覆辙。 随着考察小队的渐渐深入,周围环境中的生命气息越来越少,沙丘一个比一个高大,等到第四天的时候,队员们携带的馕硬得跟石头一样,水也结了冰,而且剩的不多了。 大家心中都在打退堂鼓,唯有王炳华还在坚持。只是此时他几乎也达到了极限, 决定最后再坚持三个小时,再没有发现的话就打道回府。 结果就是这短短的三个小时,王炳华他们果真有了发现。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 王炳华他们看到的,跟贝格曼记述下的情景一模一样。 沙丘上的墓地密密麻麻全是枯木桩,远远看去仿佛是沙海间出现了一片丛林,层层叠叠地分布着数不清的弧形棺材板,头戴尖顶毡帽、裹着粗毛巾的古尸散落期间,的确是让人看到便毛骨悚然的景象。 王炳华以考古专家的视角,绕着墓地转了一圈,发现整个小河墓地呈现出椭圆形,在中部和南端各有一排保存完好的木栅墙,将墓地一分为二。 南北两区都有不少顶端尖细的高柱子,有的6根围成圈,有的8根围成圈。这个现象当年贝格曼也注意到了,他认为在很久很久之前,这些柱子上应该有着芦苇一类材质做成的棚顶,但是这里的风早就将其吹跑了。 性别的不同,立在棺材前的木柱也是不一样的, 男性的木柱是桨型并涂黑,女性的木柱则是菱形并涂红。 不过由于考察队员们的补给用得差不多了,他们只得暂时先返回,并在2003年再次出发前往这里。 这一次,他们发誓一定要找到那神秘的微笑。 再一次尝试揭开小河墓地隐藏的秘密,考察小队做了充分的准备,也得以仔细地展开发掘工作。 上一次他们被迫因为补给问题离开时, 曾经发现了一个婴儿的干尸 ,保存相对完好,已经令队员们十分震惊,这一次发掘中, 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一具男性干尸 ,身上四肢的肌肉发达有力。 此外,考古队员们也发现了为数众多的陪葬品,可见当年贝格曼等人带走的200多件还不是该墓葬的全部陪葬品。 等到发掘工作展开的第二天, 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一具盖着三块木板的船型棺椁,上面还裹着新鲜的牛皮。 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口棺木有些特别。等他们将其正式打开后,在场所有人都像当年的贝格曼等人一样,瞬间陷入了深深的震撼当中。 棺中躺着的,就是跨越了千年,又在长达70多年的时间中,令无数考古学家魂牵梦绕的不腐女尸,她面上那抹微笑依旧, “神秘微笑的公主”再现人世了。 她衣着高贵,头戴缀有红色发带的尖顶毡帽,嘴唇微张,露出牙齿,好像才刚刚入睡,向世人露出一个恬淡的笑容。 根据专家鉴定,这具女尸已经离开人世接近4000年了,但岁月没有削减她的美丽,反而让那份独特的美变得凝滞永存。 不过震惊过后,考古队员们很快意识到,这位小河公主的长相不像中原人,从那明显的鹰钩鼻看来,她更像是欧洲人。而鉴定结果显示,小河公主其实是个混血美女。 让专家们感到好奇的是, 究竟是什么让她的遗体能够历经4000年的风沙和岁月侵扰,保存得相当好呢? 专家们首先考虑的是包裹她遗体的胡杨木和牛皮。 不过他们很快又将结论推翻了。这样的方法的确能起到防腐作用,但是不可能坚持4000年。 之后,专家们对小河公主的遗体进行了解剖, 发现她身上涂抹着一种乳白色的胶状物,经鉴定是一种酸奶材质的东西。 可能这是当时这里流行的一种下葬仪式,显然不可能是防腐的主要原因。 将所有的因素排除后,专家们最后认为最重要的原因, 应该是这里干旱的气候。 受气候环境影响, 新疆地区是全国范围内发现干尸最多的地区 。由于过于干旱,沙漠中又含有大量的基岩,不适合微生物生长,被安葬在这种环境下长达4000年之久的小河公主,自然能保持不腐的身形。 不过在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微笑公主后,考古队员依然有些失望。因为经过清点, 这里的古棺并没有达到1000口那么多,只有350口左右。 考古专家怀疑,可能是当年奥尔德克见到这一幕沙丘上密密麻麻的棺木时太过震撼,没有进行清点就认为这里足有上千口棺材,贝格曼他们可能也延续奥尔德克的说法。 对小河墓地的考古发掘虽然结束了,但是考古专家们的疑问并未终止。 小河公主所在的那个曾经灿烂的文明去了哪里?他们创造的文明后来融入了世界文明之中吗? 或许这些问题,只能寄希望于将来能有更多的考古发现来慢慢解开了。
文章TAG:中国哪里旅游游有中国哪里旅游有不腐干尸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路线交通排行榜推荐